谁说至深的感悟只属于那些成功者?
恰恰相反,人在成功的时候往往踌躇满志、意气风发,正如顺水行舟,对许多风景一带而过,反而留不下太多思绪。
而当人生陷入低谷时,却往往令人深刻反省,进而觅到圣杯所在。
所谓“未曾长夜痛哭,不足以语人生”,也只有长夜痛哭的人,会最真实地告诉你最核心的股市秘密。
你永远不要期望那些已经登顶的成功者告诉你成功的投资诀窍,因为99%的成功者永远会有一个相同的招牌动作:“欲语还休”。
所以,如果你遇到一个经验丰富的失败者,如果他愿意向你敞开心扉,你一定要珍惜。
因为一旦未来的有一天他成功了,他也很可能会锁上心门。
以我本人为例,
在股市这个创造奇迹的地方,
我有过2006-2007年两年大牛市里从1万做到100万的奇迹般经历。
也有过2012年12月至2015年6月,从30万做到1600万,两年半时间里赢利53倍的投资战绩。
在那段时光里,许多人把我视为股市成功者,我自己也以成功者自居,
在那些顺境中,经常地,我会思考投资之道,但并没有足够的耐心将其做系统化梳理。
后来,2015年6月以来的三次股灾,使我接近爆仓,资金回到100余万。
有过不甘和努力,在2015和2016年也曾两度做上过300多万,然而急于求成之下,总是不愿适可而止,资金也总是随即跌落。
目前依然徘徊于100余万。
不少人曾视我为成功者的人,改为把我看作了股市的失败者,
对旁人的这些看法,其实我并不在意,
但是,当我发现,“失败者”这个标签不仅不会磨去我的信心,反而可以让我更为冷静,我也就乐于以失败者自居。
并由此开始更审慎地总结、思考以往投资策略的利弊得失。
2017年以来,我逐渐沉静下来,更为明白“慢就是快”的道理。
曾经,我是长期甚至全年维持一倍杠杆融资操作的激进者,
而现在,每当态势不明时,过去总是激进硬扛的我,却时常用空仓和轻仓来应对不确定性。
表面看,在市场面前,我变得懦弱。
但其实,我是在耐心等待系统性的大机会在未来降临。
我深知,漫长的震荡市里无休止的随机起落,磨掉的不仅是投资者的信心,更是投资者的本金。
本金,是大牛市降临时最重要的资源,是火种,是未来希望的源泉,无论如何,也要安全带到下一轮牛市的起点去,这比什么都重要(闽发论坛)。
我明白,如果一个人真的对自己的投资能力足够自信,他其实完全不必在熊市里去证明能力,更不必在熊市里急于积累财富。
因为,只要你真有本事,你和那些成功者的差异,就仅仅是差一轮牛市而已。既然胜券在握,那么,你有什么必要去急于求成呢?
因此,当不少人试图战胜熊市时,我选择在熊市轻仓,做一个观察者和思考者。
并系统化地梳理总结既往投资的经验与教训。
这些观察、思考和梳理,形成了一些感悟,也就有了这些文字。
虽然我知道,或许有些人会并不在意我的感悟。
因为有人说,中国人是一个功利的民族,只以世俗意义上的成败来论英雄,只看重成功者的“得道之论”。
或许如此吧,因为我们这个民族的多数人没有信仰,于是世俗的得失便成为衡量的标尺,这些都很正常。
但我想,或许也并不见得绝对如此,依然总会有许多国人,懂得尊重失败者。
更何况,我们的格言里还有着这样的语句:“失败是成功之母。”
它告诉我们,承认失败并不可耻,勇于面对失败并正视每一次失败,是走向成功的基石。
我也相信,失败对于每个人来说,有其对于股民来说,是珍贵的人生财富,
失败后的至深感悟,更是上天馈赠的珍品。
时至今天,我其实已经很少考虑成败,
因为我已经真正领悟到,无论股市内外,人生重要的是过程,它远比结果重要。
由此,自然可以用微笑着的心,去面对每一段人生,以及每一次的证券交易。
我希望这部《一个股市失败者的至深感悟》,不仅可以分享一些投资之道,
更可以鼓舞每一个经历过失败的朋友。
我恳求你们,不要把失败当作多么可怕的东西,
我们每一个人,从选择进入股市的那一天起,就犹如选择了在北方的冬季里出门远行,
失败就如北国寒冬中的暴风雪一般,是正常而合理的,有谁见过没有风雪的严冬吗?
我恳求你们,不要因为几次甚至反复的失败,就看轻自己,
林肯的一生,前四十年一直在失败,
但并不妨碍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我还恳求你们,和我一样相信这样一句话:
这世界让人遍体鳞伤,
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
股市,尤其如此。
上面是序言,
下面进入正文,
全文大约会有三十来篇感悟,
单数篇章,我会发表在论坛(闽发论坛),
第一篇
《股市真谛之一:思维定式的钟摆效应》
无疑,2017年最耀眼的明星牛股,显然是“张家港行”。
从这样一只当红炸子鸡里,你看出了什么?
或者说,市场为什么选择张家港行作为2017开年第一黑马?
人们可以找到很多理由,例如:
一是上市开板时小盘低价,流通市值很小,用不多的资金就可以撬动大盘,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
二是张家港行的限售股3年不流通。当其他多数新股在1年后限售股纷纷解禁沦为大盘股时,张家港行在未来整整三年里,都是一个如假包换的最小盘银行股。
三是上市之初并不起眼,使大资金可以收集到比较充沛的筹码。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当初不起眼?
说明绝大多数人在当初并不看好它。
我们继续沿着这个问题深入探究下去,为什么当初大家都不看好它?
这在于,其实是多数人已经产生了一个思维定式:银行股的股性很死,不可能暴涨暴跌。
正是这种思维定式,使多数人忽略了它在9元左右时巨大的投机价值。
请大家不要误会,我并非在鼓吹张家港行,更无意于建议任何人去买张家港行,我谈张家港行,只是为了引出一个话题:
从张家港行的炒做中,我么可以发现,股市是一个具备什么思维特征的场所?
以及,如何利用这种思维特征抓住大的赢利机会?
谈到这里,我想起一个著名的电影《盗梦空间》,
里面有一个最核心的理念:给人植入一种想法,那么想法就会逐渐生根发芽,进而成为如同癌细胞一样顽强的思维定式。
我发现,股市其实就如“盗梦空间”一样,它每过一个阶段,就会给股市的参与者植入一种想法和理念,让股市参与者形成某种思维定式。
由于人性的一大特点是对新生事物有本能的排斥心理。因此,当一种新的理念刚出现时,多数人会本能地排斥。
只有为数不多的一开始就及早理解并接受新理念的人,会挖到那一桶金。
而多数人总是在很晚才接受那种“新理念”,但当一种新理念被绝大多数市场参与者普遍接受时,其实这就是被收割的时候了。
因此,我们经常说,许多人在股市里后知后觉,其实,在我看来,并不仅仅是后知后觉,(事实上,在互联网信息平面化的时代背景下,资讯高度发达,一种新理念已经远比以前传播得快了。)关键还是在于人性里对新理念新事物的本能的抵触心理。
我们以比较近的案例为例,2013年春季,TNT概念横空出世,当时主要炒的是“科技传媒影视”,时至今天,人们对这一类股票已经不排斥,甚至十分踊跃接受。可是,我们把时间节点前置到2013年2月,在当时,多数人是根本不愿意追进这一类股票的,因为那时人们普遍认为这些股票缺乏业绩支撑,不符合人们之前的思维定式,因此当这股新的潮流在2013年2月悄然兴起时,绝大多数人都是拒绝跟进的。
然而,到了2015年6月,TNT里的细分分支“互联网教育”和“互联网金融”的疯狂上涨,终于让绝大多数股民被洗脑,产生了新的思维定式,并接受股价高高在上的TNT概念时,其实TNT的风险却叠加累积了。
可见,股市一定会不断给人洗脑,让人产生某种思维定式,我们炒股,本质上其实就是一个洗脑与反洗脑,被主力培植某种思维定式与我们自己努力打破思维定式的过程。
对此,我们甚至可以简单回溯A股市场过去20年的一些大的波段,来进行验证。
1,1996年之前,市场主要是爆炒上海本地股,那时候植入的,是重视题材却不太看重业绩的理念。
2,到了1996年1996-1997年行情,以四川长虹、深发展为代表的绩优股崛起,维持之前“不看重业绩旧思维”的人,踏空了轰轰烈烈的绩优股牛市。在那轮牛市里,市场给人植入了“价值投资”的理念,当今中国的大多数价值投资派,多数都是在1996-1997年那轮绩优股牛市里形成了他们的基本投资理念。
3,1999年519行情之后,领涨板块变成以上海梅林、海虹控股为代表的网络股,这些股票业绩不佳,因此,维持之前看重业绩旧思维的人,普遍踏空了那轮网络股牛市。这一次,市场给人们植入的是“科技网络为王”的理念。
4,2006-2007年行情里,领涨板块变成了煤炭、有色为代表的资源股,维持之前看重科技网络旧思维的人,普遍踏空了资源股牛市。这次,市场给人们植入的“资源为王”的理念。
5,2013年行情里,领涨板块变成了创业板TNT,维持之前资源为王旧思维的人,普遍踏空了创业板牛市。这次市场给人们植入的是“科技传媒TNT”的理念。
6,2014年秋季行情里,领涨板块变成了券商和“一带一路”为代表的蓝筹股,维持之前看TNT旧思维的人,普遍踏空了蓝筹股行情。这一次,市场给人们植入的是“券商+一带一路”的理念。
7,2015年春夏行情里,领涨板块变成了互联网金融,券商则高位反复整理。坚持蓝筹股的人,则多数错过了互联网金融的暴涨 闽发论坛。
其中,上述第1、3、5、7阶段,虽然市场炒作的是不同的品种,但这些品种的共性是不太重视业绩,而更重视题材和成长性。
而在上述第2、4、6阶段,虽然炒作的品种依然每次有变化,但这些品种的共性是比较重视业绩,大体上笼统属于价值投资的阵营。
综上可见,股市尽管有无数细节处的规律,但其最大、最稳定的规律,其实是简单的A、B两条:
A:股市总是如钟摆一样,在价值投资和价格投机之间进行摇摆。
B:每一次钟摆到一方的时候,……有许多老股民炒股十几年,历经若干次牛市,按说那么多次大机会,早该致富才对,可是,却真的有不少老股民没能富裕起来,仔细究其原因,正是他们每次牛市都因被之前旧的思维定式禁锢,而错过一次又一次新的大行情。
所以,发现并高度重视A股资本市场里投资习惯的钟摆效应,对于我们洞悉股市的宏观层面的机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也正因其如此重要,我把它作为至深感悟的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