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牛散精华 > 林园 > 林园的传奇与智慧 确定性

林园的传奇与智慧 确定性

记者:记得当时深发展股票卖不出去,你为什么偏偏相中它? 林园:我看好它的价值,特区的第一家银行啊,它是钱袋子。买了它,光是分红就不得了,何况还可以交易赚取差价。我买它的第一年,光是…

记者:记得当时深发展股票卖不出去,你为什么偏偏相中它?
林园:我看好它的价值,特区的第一家银行啊,它是钱袋子。买了它,光是分红就不得了,何况还可以交易赚取差价。我买它的第一年,光是分红就赚了20%!

股神不经意间的一个表述,若能与其真实经历相结合,则另有发现。

其实,林园最初从8000元到12万的资产积累,并非靠二级市场的波段操作,而是靠不同交易场所间的套利。他1989年买入100股深发展,那时候深交所还未成立(深交所是1990年12月1日成立的)。那时候,深圳只有4家证券部,当时的行情报价是靠写在黑板上,现场叫卖的,同时,也不存在即时通讯,信息没有实现互通,因此存在不同证券部之间的套利机会。于是,林园便与其同伴一起,每天骑自行车穿梭于各营业部之间,利用手中的深发展底仓,开始了高卖低买做套利的资本原始积累。听说,那时候,他们每天骑车大概要跑几十公里。只要有钱赚,他们不辞辛苦,勤勤恳恳。

(这种精神一直延续至今,如今其管理超过500亿的资产,对于任何市场间的确定性套利机会,他们不会嫌利小而不为,也不会嫌麻烦而偷懒,例如可转债打新及套利、网下新股申购等。纵然已有32年的投资经验,他们仍严于律己,投资中精挑细选,将风险控制作为决策的第一要务,布局当下最具性价比的品种。在管理资产的过程中,他们未曾有丝毫的懈怠,会细致全面的替持有人着想,考虑其持有体验,尽己所能的让身边人感到舒服。这种勤勉尽责的态度,这种对风险的认知,或许就是他屹立不倒32年,赢得了无数粉丝的追随和信任的原因吧。)

原来,林园表述的反复炒作深发展,实际上是在不同交易场所之间反复买卖套利(无风险收益),以此积累来的第一桶金,并非大家从字面意思理解的高抛低吸的波段赚差价(投机)。既然是套利,就必须持有底仓,那么,最初的100股深发展就是其底仓。同时,为什么选择深发展作为底仓?我想,一方面是他来回游走在4个证券部的过程中,发现这个股票存在更多的交易机会(交投活跃、好出手),也就是流动性好;另一方面,是他在几个相对交易机会都比较多的股票中进行了选择,基于深发展的盈利能力,他考虑自己如果持有该股票,短线的买卖差价可以赚,同时长线得不存在被套的风险,不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的确,短期的股价是波动的,受到买卖双方力量的影响,是群体博弈的结果,不可控,所以,林园没必要在这上面花精力。但是长期,只要你持有的上市公司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分红派息有保障,大不了买亏了套几年,就收回了成本,这类风险就可以冒,因为长期不存在亏钱的风险,短期的被套可以用时间来化解。

他只需要严格控制自己的日常生活开支,并留足一定的战略储备金,剩余资金就敢满仓。要想借助于复利赚大钱,就一定要满仓。一旦满仓,就要求自己不能出错,也就是林园说的要做到100%的正确,这样财富的雪球才能越滚越大。而这100%的正确,就要求投资中,一定要买确定性,对于结果不确定的投资,一概不碰(这其实也是他一直不买科技类的股票,最多只配置其转债的原因)。

至此,我们就比较容易理解林园炒股的心法与秘籍一了,那就是:确定性。

林园语录1: 我赚钱的秘籍是确定性!还是确定性!

(摘自:《林园炒股秘籍》林园语录第一条,2007年出版 )

该秘籍与巴菲特的投资哲学“原则1:绝对不能亏钱;原则2:绝不要忘记原则1。”有异曲同工之妙,均是源于其本人投资实践所得到的规律性认识。

同一条法则铸就了中美两个顶级投资大师,缔造了两个传奇,这或许就是股市盈利的基本规律吧。

据了解,林园3岁便和妈妈一起在大院里摆茶水摊赚钱,6岁便带着妹妹上街卖鸡蛋赚钱,并且他卖鸡蛋的同时还不忘观察身边卖菜的小贩,思考:为啥这边卖的贵,人们还排着队买,那边卖的便宜,还没有人买?其对商业和生活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敏锐的洞察力,自3岁开始就在帮其积累对商业运转和赚钱机会的理解了。难怪他的访谈中经常说:“对于东西便宜还是贵的理解,我3岁就开始积累了,你要是10岁开始就晚了。”

的确,投资是复利的结果,投资能力的积累更是复利的结果,处处留心皆学问。

芒格的《穷查理宝典》中提到过常识对于投资的重要性,并建议投资人对各门学科的基础理论都要有基本的了解,能理解事物运转的基本规律。一般人花费20%的时间就能够把一门学科最基础的80%的内容学到,剩余20%的高阶内容,则要花费80%的时间来理解,而这部分精细化的内容对投资的指导意义不大、甚至有害,因为他们容易将人带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误区。而投资需要的是模糊的正确,而非精确的错误。所以,优秀的投资者,需要不断地积累常识,以避免投资决策中一些方向性的错误。

林园也经常提到投资中常识的重要性,称这是一种本能,如果一样东西需要经过大脑复杂的思考方能得出结论,那就不值得购买。不过,他也提到,国内很多投资人并不具备常识,反倒是国外一些顶级的投资家更容易理解他。如果说,芒格的常识是靠读书积累,那么林园其实读书并不多,他把书当工具,遇到困难,需要寻找解决办法的时候,他会认真去研究,但对于评论或者人文类的书籍,丝毫没有兴趣,那么,他的常识,我想更多的是源于其对生活的观察和感知,来源于实践,并经由其进行了高度的总结、归纳和提炼。换句话说,他获得的常识,都是源于自己对生活的总结和提炼,源于一手数据。

这又侧面印证了,为何其资产过千亿了,还每天自己逛菜市场、超市、药店,自己订机票、酒店。因为这是他享受生活的方式,是他感知生命规律的素材,他只相信自己的亲身经历,不接受任何人传递的二手信息。而这一品质,恰恰对于投资,是至关重要的,投资一定是独立决策,独立判断,不受任何人影响,否则便无法成就其伟大。

其实,我一直感觉林园集合了巴菲特和芒格两个人的优点和智慧,并积累了足够多的根源于中国本土国情的生活阅历。他对于商业的理解,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是自己从实践过程中总结、提炼出来的规律,属于原创性的,是对事物运行本质规律的理解,因而,其他人情绪化的偏见或者谬误,不太可能左右他的思维,因为他总是“低头看人”的,他不喜欢听别人说,骨子里喜欢亲历亲为,故而,他对投资的理解也与众不同,对于投资机会的把握也异于常人。

引用他的一句话:“在我的能力范围内,我就是老虎,别人跟我斗,占不了我的便宜。但是,人的能力又是有限的,我需要做的,就是管好我自己,在我不擅长的领域,别人怎么拉我,我也不去。这样,我就永远也不会吃亏。”

多么质朴而又实事求是的表述,既对自己的实力有充分信心,又没有高估自己,反映出其对事物的认知非常客观,对自身能力的认知也很客观。

或许这就是其永葆初心、严于律己、屹立不倒的原因吧。

(本文真实记录了自己对林园的研究过程和心得体会,留作自己日后回味参考的素材,仅表个人观点,不表推荐,观点不一定正确,仅作分享,供大家品鉴)

股市探讨请加小编微信:ugouku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闽发论坛立场,请勿相信本站任何电子书、视频中的联系方式。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rj.com/27304.html

作者: 闽发论坛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