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关于什么基本分析、技术分析都是都是蒙人的,对于一只股票的主要分析
一两句话就足以(次要分析也不会超过5句话),其他的洋洋洒洒的几千乃至上万字的研究报告都是呼弄领导和投资人的。人家几十万乃至上千的资金投进来,你的研究报告就写三五句话,面子上实在交代不过去。
至于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我就不说了。因为我根本就不信
我个人认为,投资主要的拼杀的是理念和心态,这两者如果搞错的话,
分析就是瞎扯蛋了,分析的越多赔的越多
我个人也是有个发展的过程,从技术分析到基本分析,现在主要遵从心理分析
和学术分析,在加上资金管理,前两者已经基本不用了
心理分析说白了就是抓对手的漏洞,其实大家一直在用。
转债就是很好的例子,我们抓住了上市公司不想还钱这个漏洞
学术分析是指:投资人不可能长期超越市场的平均水平,最佳的策略是
分散买入后持有不动。又分两类
一是除非要用钱,否则永远不卖出
二是只有在达到事先设定的条件时才卖出
学术分析是一种令人比较难接受的观点
心理分析解决了买什么,什么时候买的问题;
学术分析解决了什么时候卖了问题
但学术分析其实是反人性的,很难做到。别听我吹的天花乱坠,
我自己也做的不好,难啊
我93年入市,开始的时候在股市门口的书报摊上买到了一本关于RSI指标的
小册子,以为捡到了宝贝。那时候电脑还没有,天天手工计算,干了好几年。
现在想起来不由得哈哈大笑,那书要是真那么灵,门口的大妈还卖什么报纸啊!
现在是把技术和基本分析都扔了,我信奉的是”越简单的就越好“,最好是是个人就
能懂的理由
理由有时候太简单了,自己都含糊了。为什么其他人看不见呢?
我做个一个实验,把转债,0061,0708等推荐给其他很多投资者。
他们都认为我说的对,可是没一个人肯买。借口有两个,一是嫌等的
时间太长,他们要的是买了马上就涨的那种;二是嫌赚的太少,他们要的
是肯定能涨多少多少的股票
这更加坚定我走”心理分析“这条路。我发现,人一旦进入到这个市场里,
智力水平,哈哈,不说喽
我不判断大盘趋势,因为我认为不论采用何种办法,对与错的概率都是
50%。这是学术分析中的一个最主要的观点
对于无风险的东西,有就买,没有就算了,余钱就申购了。
对于有风险的东西,我采用下面的办法。
我把大盘化成若干区域,低风险区,中风险区,高风险区,但我并不预测指数在这个几个区域
之间如何运动。我只在某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才买,这样虽然肯定会丧失一些机会,但不会赔大
当然了,操作的时候还会碰上一些具体的问题。
比如说每一只股票的仓位问题。就拿0061来说,你打算占总资金的多少呢?
全仓买入?是的,赶上0061就发了,但要是碰上018呢?没赚到钱,还失去了大把的
机会
0061多少钱卖呢?5元?8元?12元?
当然了,这两个问题处理不好,到不至于赔。
其实学术分析可以处理上述问题,但关于学术问题的研究,我刚刚起步,大部分时候
处理的并不好。
具体的操作流程可以这样
1.写出买入理由。别超过5句话,100个字,多了肯定不对头
2.确定好买入价或买入条件。一次买和分几次买都行
3.评估风险,确定每只股票的最大仓位
4.评估大概的持仓时间
5.确定卖出价或卖出条件。同一类的品种一定要采用统一的卖出条件。比如说对于0061这类,卖出条件可以设定为拿到最后一天,或者涨50%等。涨10%就卖肯定是不对的(这个问题比较深奥,可以以后谈)
6.数钱,享受生活
假设我们做了个投资组合,包括农产品、大冶特钢、上港、深能源等等,
一种10只。
策略一:涨10%就卖。可能大部分都最高价都涨了10%,各别的没到。这样你的总收益率
肯定不到10%
策略二:涨多少都不卖,(来自闽发论坛xiarj.com)直到最后的交割日。这10只股票的差别就大了,有象深能源这样的,
先到了10%,后来有下去了,最后只挣了3%;还有象上港这样根本没涨,收益为0;但是也有
象农产品这样的,涨了200%,它一个就导致总收益率提高20%。
策略二的投资方法并不是运气好,赶上了农产品,而是它是符合统计学
中的正态分布概率的(前提必须是组合投资)。你想想,如果你碰上的是一只
涨5倍、10倍的呢?
策略一的方法貌似安全,但永远挣小钱。
策略二就是学术分析的主要操作方法,它是按统计学的规律来,根本不管什么
基本面,技术面。说白了就是在我们的投资组合中,真正挣钱的就是涨的最多的
那一、两个,剩下的都是无用功。
关于目前市场机会减少的问题,我也有同感。但也和大盘整体涨幅
比较大也有很大关系。
耐心等待是必不可少的美德,肯定会有机会的。什么时候彩票没人买了,
春节民工不回家了,促销的商品没人看了,女士们不逛商场不戴首饰了,
那时候才是真的没机会了。哈哈
申购虽然挣不多,但别忘了七赔两平一赚这个定理啊,咱们先捞个第二名再说
学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