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国际大神 > 价投神人 > 传奇经理 彼得林奇

传奇经理 彼得林奇

利弗莫尔写的书通俗纪实,芒格写书是为了记下他的个人哲学,霍华德写的书扎实厚重,国内几个大佬写的东西又臭又长、吹牛为主。彼得林奇写的书,真实坦诚、可信可操作。血雨腥风的韭菜江湖里,人…

利弗莫尔写的书通俗纪实,芒格写书是为了记下他的个人哲学,霍华德写的书扎实厚重,国内几个大佬写的东西又臭又长、吹牛为主。彼得林奇写的书,真实坦诚、可信可操作。血雨腥风的韭菜江湖里,人人必称巴菲特,我觉得彼得林奇才是赫赫无名的韭菜之友。(以下简称他彼奇,原因你们可能懂…)


华尔街传奇基金经理,全球第一理财家———彼得林奇。他对于共同基金的贡献,就像贝利之于足球,比尔盖茨之于计算机软件,彼得林奇的投资方法甚至把华尔街整体投资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使投资变成了一门艺术,牢牢的吸引了每一个投资人的关注。

1944年,彼得林奇出生于一个中产家庭,父亲先后做过大学教授和高级审计师,有一份稳定不菲的收入,和所有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一样,彼得林奇受着良好的教育,过着悠闲富足的生活。
在他十岁那年,父亲因癌症去世,失去了家中唯一的经济支柱,彼得林奇必须学会赚钱,为夜以继日工作的母亲分担家庭重担,他去了一家名为布雷伯雷的高尔夫俱乐部做球童,并在很短时间内熟悉了球童的工作,因为工作出色,客人给的小费也相当慷慨。一个下午的收入就比那些挨家挨户送报纸的报童一周的薪水都要高,小费更多的时候,比他母亲辛苦工作一周赚的还要多。家中的经济困难终于有所缓解。

靠着做球童的稳定收入,彼得林奇顺利的读完了初中和高中,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波士顿学院。彼得林奇并没有像其他学金融的学生一样选修商业方面的课程,反而选修了一大堆看起来与投资风马牛不相及的学科,历史学,心理学,政治学,哲学,逻辑学,甚至还有宗教和玄学,他表示,股市千变万化,股票的涨跌毫无规律,计算机的工作即使比人类出色百倍,也没法解决股价涨跌的问题,股票投资是一门艺术,他需要尽可能多的学习不同的课程,用更全面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

在布雷伯雷高尔夫俱乐部,彼得林奇认识了他一生的贵人,富达麦哲伦基金总裁——乔治沙利文,可以说,如果没有乔治沙利文的支持与指导,彼得林奇也许只会是华尔街一个默默无名的投资者,而不是创造惊人成绩的股圣。
1965年夏天,彼得林奇进入富达麦哲伦基金工作。从基层开始做起,实地调研,撰写报告,再到证券分析,彼得林奇获得了大量理论和实操经验,这段基层工作的经历让彼得林奇懂得实践远比理论重要,造就了他在此后的投资中,无比重视实际调查研究。
1977年5月,在彼得林奇迈入麦哲伦基金整整十年的那一天,他成为了麦哲伦基金经理,谁也没有想到他将会是公司历史上,也是华尔街历史上最出色的一位基金经理。

坐上基金经理的位子后,彼得林奇彻底变成了一个工作狂,他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每个月会见200个以上的股票经纪人,走访40到50家上市公司,每年走16万公里以上实地调查上市公司。从消费业到金融业,从娱乐业到保险业,从电子工业再到殡葬业,彼得林奇的投资几乎涉足了每个行业,他一共投资了超过1500只股票,也正是这些种类繁多的投资使得彼得林奇找到了如何从生活中找到好公司的方法。他最有特色的选股方法就是他自称为“商场漫步”的投资策略。
他认为购物中心是发掘好股票的金矿,他家附近的柏林顿购物中心为他提供了大量黄金股,

家居超市、沃尔玛等零售企业的股票从1986年到1991年涨了50倍;”电器小屋”在1970-1982年涨了100倍;连锁店”我们是玩具”的股价从25美分涨到36美元;莱维兹家具涨了100倍;林奇的女儿们喜欢的”碧加”饮料,股价1年内从3美元涨到26.75美元,他说只要认真观察,任何人都能从身边找到10倍股。
1989年,彼得林奇45岁生日这一天,他忽然想起自己的父亲就是在45岁这一年去世的,而自己也45岁了,死亡阴影顿时笼罩了他的内心,第一次感觉离死亡这么近,想到自己的生命随时可能终结,彼得林奇开始思考自己的生活,十几年来一直把时间花在工作上,仅有的两次长假还是因为工作原因,想到妻子和孩子,他错过了太多的东西。
1990年,彼得林奇发布了辞职演说,平静的辞去了担任了13年的麦哲伦基金公司经理一职。整个金融界一片哗然。

他在离职时这样说道:尽管我喜欢这份职业,也乐于从事这份职业,但因为这个工作我失去了待在家里的时间,失去了看着孩子成长的机会,现在我将用这些时间来陪伴我的妻子和孩子。
退休之后的彼得林奇也没闲着,《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战胜华尔街》,《彼得林奇教你理财》,三本书相继出版,他用幽默风趣又简单易懂的语言阐述了他这么多年投资逻辑和经验,引发了一股投资界的讨论热潮,就连巴菲特看完这三本书后都打电话给彼得林奇连连称道,并认定为送给孙子的礼物。

彼得林奇将自己的投资密码毫无保留的奉献给了他人,他教投资者如何边逛街边选股,他劝告年轻人好好培养理财观,他告诉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也不要盲目随大流。常识并不显而易见,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理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做一个掌控金钱的人,而不是金钱的奴隶。


彼得林奇于90年代金盆洗手(回归家庭、做慈善等),离开了镁光灯后,只有7秒记忆的人们很快就把他淡忘了。他写下的三部曲《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战胜华尔街》《彼得·林奇教你理财》就像三把归鞘的宝剑,摆在图书馆、网店等处,有缘者拔出后,宝剑的光芒足以亮瞎路过的狗眼。


这三本书环环相扣,阐述了彼奇20余年操盘之路的观察与思考,《理财》一书讲述了现代公司的起源、资本的作用、长期回报的选择等问题。《战胜华尔街》和《成功投资》两本书有很多共通的地方,不厌其烦地列举了彼奇对于好的公司的看法,以顶级操盘手的视角分享了对于预测、恐慌、基金、兴衰等等的看法。

彼奇认为市场是无法预测的;股票的长期投资效益优于债券、贵jin属、货基等;情绪化的恐慌往往只有一时;华尔街的“专业人士”的表现未必好于普通投资者;随着时间过去,企业的优缺点及特性在不断地变化着。


彼奇注重从生活中发掘优质企业,如美体小铺(化妆品)、塔可贝尔(墨西哥食物连锁)。发掘企业后,深入企业,进行全面的调研,观察管理团队、生产周期、最大困境、竞争对手等多方面的情况。在确定了企业品质后,即会下手建仓。

上世纪80年代,彼奇常常被嘲讽为“什么都买”,因为他管理的基金的投资组合经常有上千个标的……但把彼奇的书看一看就知道了,他纠结于没办法加仓喜欢的标的——美国当时对于基金在单个标的上的建仓有比例限制。由于他管理的基金体量过大,使得他不得不去挑选更多的优质标的、建立多个观察点位。彼奇非常羡慕普通投资者能够不受限制地购买标的,认为这是得以“战胜”华尔街的主因之一。

彼奇毫不讳言自己的失误,书里不乏在错误的标的上亏个几百几千万美金的记录。但他对于自己看好的标的,能够扛住高达70%的亏损,越跌还越买,忍耐力超群,翻了数倍的盈利大大超过了亏损的金额。

股市探讨请加小编微信:ugouku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闽发论坛立场,请勿相信本站任何电子书、视频中的联系方式。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rj.com/24768.html

作者: 闽发论坛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